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02:00
针对老年群体安全知识相对缺乏、身体机能下降等问题,西安公安交警多措并举——
护航老年人出行
西安公安交警在蓝田县安村镇下白村向老年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并发放反光马甲(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031万人。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交通安全知识相对缺乏,加之复杂的道路出行环境等因素,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老年群体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已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
“电动车逆行,与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行人‘狭路相逢’,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经营户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居民与经营户常因争抢车位发生矛盾纠纷”……4月5日,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大队秩序中队民警时义动,向记者展示他在“‘老年群体’入户走访建议征求表”中的记录。
去年11月,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大队成立“老年群体”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小组,以“入户走访”老年群体家庭的形式,向老年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并征求意见建议。
“我主要负责胡家庙街道所属社区。这里老旧小区众多,老年人口占比较大。”时义动说。
“不用我们出门,民警就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家。”西安市新城区祥林铭邸小区67岁的居民袁长英说,“时警官经常来家给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他叫我不要驾驶老年代步车,还让我别在自行车车筐里放太沉的东西,以免重心不稳翻车。”
“‘入户走访’工作有助于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推动交管模式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大队安监中队民警陈晨介绍,“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我们联合辖区相关部门进行优化整改,包括挖掘重点区域停车资源、科学设置信号灯等。截至目前,我们共入户走访家庭3000余户,收到反馈意见建议143条,办理完结120条。”
交通安全宣传的有益尝试
“今天当上宣传员,交通安全谝一谝。”3月26日,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高新时代社区幸福之家活动室里,一个特殊的老年团体在排练“银龄交通安全三句半”宣传节目。这个团体由5位退休老人组成,他们因热爱文艺、志趣相投,逐渐熟络起来。
“我们常把一些法律知识等用三句半的形式讲出来,逢年过节就在社区表演。”团队成员李秋礼说,“我们的表演,吸引了巨警官的注意。他通过社区,邀我们拍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主题的宣传视频。”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雁塔大队电子城中队宣传专干巨雷说:“老年人给老年人宣教的模式接地气,是银龄交通安全宣传的有益尝试。”
谈起成为交通安全“银龄代言人”的感受,81岁的杨匡廷说:“老年人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我曾目睹一起电瓶车右转撞上过马路老人的事故。如果大家都能在路口注意观察、放慢速度,就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不断壮大交通安全“银龄代言人”队伍,3月9日起在全市招募银龄交通安全宣讲志愿者(团队),目前已吸引了数十位热心公益的老年人报名。
“老人成为交通安全宣传员,不仅能够发挥余热,还可以提升自身交通安全意识,宣传带动家人、邻里文明出行。”高新时代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璟说。
保障银发族平安出行
根据老年群体出行特点与安全需求,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不断织密守护银发族平安出行的防护网。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大队业务办理大厅专门开辟了老年人绿色通道,老年人办理业务即来即办,大厅还贴心地为老年人准备了老花镜,一系列暖心举措受到了办事群众,尤其是老年人的称赞。在日常巡逻时,民警一旦发现老年人因不了解交通安全知识,误入不允许行人通行的西三环,会及时将老年人请上巡查车辆并护送到安全地带。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碑林大队依托西安市碑林区西勘社区养老服务站,对社区内部交通环境进行优化,完善标志标线标牌。针对社区门口车辆出入频繁、老人步行通过的情况,设置减速标志,降低事故风险;组建微信群,定期向老年人及其监护人推送交通安全信息,夯实监护人监管责任;为方便老年群体办理车驾管业务,将交管业务送到社区,并提供“一站式”上牌服务及驾驶证换证业务等。
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交警大队结合包联宣传制度,针对全区5.1万名7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周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以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为试点,为村民的电动车张贴夜间反光贴,发放流动头盔,并为老年村民提供夜间出行所需的反光马甲、交通安全反光帽、交通安全手环,传递“被看见才安全”的意识。
“今年以来,全市各大队组织人员进入社区、农村开展宣传教育960余场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宣传范围,增加宣传频次,优化各类服务举措,营造适老化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宣法处处长王波说。(记者 苏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