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6:44: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蒋资跃 张超)随着清晨的第一抹亮光升起,满载60吨纸浆的列车从武汉大花岭南站缓缓驶出。这趟跨越3000多公里的钢铁“驼队”,将在55小时后抵达新疆,随后通过铁水联运网络,将物资输送至中亚腹地。在这条连接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大动脉上,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机车乘务员,正以“开路先锋”的姿态,为“中国制造”架起高效运输的桥梁。
“一节车厢60吨,一趟列车就是上千吨的运力,容不得半点马虎!”青年司机林强紧握操纵杆,目光紧盯前方信号灯。2024年,武汉铁路局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团队累计完成30万辆通用汽车的运输任务,单日最高编组车辆突破50节。从汉产汽车“坐”火车奔赴新疆口岸,到中亚矿产“换乘”长江货轮通达四海,大花岭调车组用钢铁脊梁扛起了铁水联运“第一棒”的使命。
铁水联运方式能够兼顾运输成本和运输时效,相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加环保、安全、经济。2025年,武昌南机务段大花岭机车预计完成超万吨纸浆木浆的装卸任务,大幅减少碳排放,有效降低恶劣天气对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为企业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物流供应链。
【纠错】编辑:邱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