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贵州法治报·理论》丨法治保障贵州现代化服务业体系研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07:00    

2025年2月5日,贵州省召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提出“抓好已有产业焕新,推进未来产业启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相应地,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遍览世界多数国家服务业发展史,可以发现2条基本规律:一是依附制造过程而一体化在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活动通过外包被分离为需要外购的中间投入品。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普及,发达国家服务业在整个中间投入品中的结构占比又有提高。越来越多面向消费者的最终产出以服务形态表现出来,导致消费类服务业种类数量双增长。服务活动成为独立产业形态,在统计意义上提高服务业比重,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及跨地区服务贸易也促进整体经济发展。二是发展服务业伴随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尤其是信息技术进步。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研发设计服务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金融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必要金融资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采购仓储、物流管理、会展营销等各类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提高,优化升级整个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换言之,服务业投入和产出都涉及大量无形技术成果和其他知识产品,一个日益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必然高度依赖服务业。

上述两个基本规律表明,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发展服务业比较优势,取决于该地区以法治为主的正式制度质量,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良好法治保障可以通过改善合约实施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机制促进服务业发展。首先,服务业提供无形且非同质化产品,这些产品的提供和事后评价依赖信任和契约,良好法治环境可以保障通过保证服务合约履行从而提升企业对生产性服务外购需求,促进服务外包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社会分工协作。其次,服务投入和产出表现为大量技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良好的司法体系能够更好保护知识产权。

基于上述逻辑,上海交通大学黄少卿、赵锂等学者试图对中国不同城市法治环境(以司法质量来代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城市服务业发展进行经验分析。在机制分析方面,该研究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下载近万份服务业合同纠纷判决书计算不同地区纠纷平均裁决时长,从时间上量化服务业交易成本。率先基于裁决文书对地区服务业交易成本度量。良好的司法质量可能通过降低纠纷解决成本途径促进服务业发展,也可能因为规范合同制定实行降低诉讼需求。该研究发现:(1)城市司法质量提升显著促进当地服务业发展,具体而言,一个城市每10万人口律师事务所数量增加10%,该市服务业产值占比将提高6.65%,服务业就业占比提高5.83%。(2)有别于参与全球服务业竞争的东部城市,以本地服务业企业相互竞争为主的中西部城市司法质量提升对服务业促进作用更显著;不同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市,在行政权力更小的地级市促进作用更明显。(3)司法质量提升可以显著促进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金融业,但会降低消费性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占比。(4)在影响机制方面,提高城市司法质量可以显著缩短服务业纠纷裁决时长,裁决时间缩短并未对服务业发展带来统计上和经济上显著促进效应,城市司法质量提高主要通过减少服务业纠纷数量促进服务业发展。为什么以法治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对于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合约执行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方面阐述法治与服务业之间关系。从合约角度考虑,服务产出与实体产品最大不同在于,服务品具有无形且非同质化特征,很难事先制定出关于某服务品优劣的公认标准;而且,事后评价服务品质,同样存在交易双方认知差异以及第三方验证困难。因此,人们把服务品归为信任品范畴,即需要签订各种复杂合约并依靠有效合约实施机制建立交易双方信任关系。服务业属于典型“合约密集型行业”或“合约密集型经济”。因此,良好的法治体系能够保证合同法律效应,产生纠纷后及时公正判定。从知识产权角度看,服务业投入和产出表现为大量无形知识产品,包括技术、创意和理念,它们无需空间位置转移就可被他人窃取。在服务提供和使用过程中,知识产品易被他人非法模仿。这束缚着企业间服务活动专业化分工,抑制服务部门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依靠司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发展至关重要。

选取城市“每10万人口律师事务所数量”这一反映城市司法质量指标作为法治环境代理变量。“每10万人律师事务所数量”可由“企查查”官方网站爬虫计算出来,各城市服务业纠纷裁决时长可由“中国裁判文书网”爬虫计算出。司法质量提升可以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其背后机制是什么?该研究以律师事务所数量作为城市司法质量代理变量,强调法治体系中司法部门作用。一个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部门面对各类商业纠纷诉讼及时裁决,更多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意味着法律服务竞争提高和价格下降,这一机制也同样适用于服务业发展。司法质量促进服务业发展机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治环境改善将缩短服务业商业纠纷裁决时间。另一方面是法治环境改善将减少服务业商业纠纷数量。

良好的法治环境可以显著促进服务业发展,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包括贵州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优化升级关键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如前所述,各国经验表明,现代化服务业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至关重要。包括金融、科研开发、物流、通信和信息服务以及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平台服务在内的新兴行业都属于现代化服务业范畴。这些行业提供服务和产品都具有无形化、知识化和非标准化等特征,由此,不同于之前,它们发展对于法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正如黄少卿等人关于中国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研究成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只有在法治环境更有可靠保障的地区,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才改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显而易见,优化中国的法治环境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中国各地各级政府都把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保障因素。2019年,中央政府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贵州而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法治保障贵州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发展,优化法治环境,需要首先从提升司法质量开始发力。包括法官和律师在内的提供法律服务专业人士的培养和法律人共同体的建立,成为有效提升司法质量的关键所在。

未来,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发展需要更多既熟悉法律,又熟悉知识产权、金融、贸易、财税、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各类专业知识的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贵州应加大法律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力度,鼓励本地区高校更多地开设相关法律专业学位课程,同时推出更多复合型跨学科培养项目。与此同时,还应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法院建设,构筑法治体系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依法保障专业法官对商业诉讼的独立审判,重点健全以司法责任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和体制机制,防止法律之外的权力因素对审判过程的掌控干预,包括完善审判监督机制、统一法律适用机制和加强审判流程标准化建设,优化律师执业环境。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 贵州法治报

作者 胡月军

编辑 王杏

二审 张谌

三审 范良丽

相关文章
培树法治思维“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巡回宣讲走进崇州监狱
2025-04-28 16:03:00
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持续建强网络安全保护法治屏障
2025-04-28 15:05:00
聚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丨平凉以科技赋能精准防控筑牢环境安全屏障
2025-04-28 13:24:00
粤黔协力助推三穗鸭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2025-04-28 10:07:00
《贵州法治报·理论》丨法治保障贵州现代化服务业体系研究
2025-04-28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