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22:15:00
4月13日,一场罕见的沙尘天气突袭广东,广州、佛山、江门等多地空气质量骤降,能见度下降,全省多地发布灰霾黄色预警信号。气象部门监测显示,此次沙尘源自北方强沙尘暴,不仅裹挟大量颗粒物,还可能携带北方花粉、细菌等异地过敏原南下,引发健康风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颜文森提醒:“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复杂,防护不可掉以轻心。”
沙尘南下破纪录:广东多地空气质量达中度污染
天空灰蒙蒙一片,甚至有点发黄。当天,周末原本在江边会有很多人休闲散步,今天却明显减少。
当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消息称,14日全省空气质量普遍处于轻度至重度污染水平,PM10与PM2.5浓度显著上升。以广州为例,14日空气质量指数(AQI)预计达140-170,PM2.5平均浓度高达100-120微克/立方米,远超国家标准限值(75微克/立方米)。专家分析称,此次沙尘长途奔袭至华南地区较为罕见,北方强沙尘暴的“远程输送”叠加本地臭氧污染,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
健康威胁升级:呼吸道、眼疾、过敏风险激增
沙尘天气带来的健康隐患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颜文森指出:“近期因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半天门诊看了40多位患者,大多数是呼吸道感染或者过敏的病人。此次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PM10、PM2.5可深入肺部,不仅刺激气道引发急性咳嗽、气喘,还会加重哮喘、慢阻肺等慢性病。”
除呼吸系统外,沙尘颗粒可直接侵袭眼部。“结膜炎、角膜炎患者近期增加,尤其是儿童和户外工作者,出现眼睛红肿、干痛症状后若处理不当,可能继发感染。”颜文森强调。此外,沙尘中吸附的北方花粉、细菌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异地过敏反应”。“许多广东居民从未接触过这些外来过敏原,原本不过敏的人群也可能突发皮炎、鼻炎甚至哮喘。”
专家紧急呼吁:科学防护是关键
面对沙尘的健康威胁,颜文森提出多种防护建议:
1. 减少外出:儿童、老人、心肺疾病患者等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2. 高规格防护:普通人戴医用外科口罩,如果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阻肺)或者过敏性鼻炎则建议戴N95口罩外出,普通棉布口罩难以阻隔PM2.5;
3. 眼部保护:佩戴密封性好的防风镜,避免手揉眼睛;
4. 及时清洁:回家后立即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更换外衣;
5.室内净化: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
目前,广东气象部门正密切监测沙尘动向。专家提醒,此次污染过程预计持续至17日,建议公众密切关注空气质量预报,做好个人健康管理,出现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文、图| 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