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4:37:00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5月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侗寨的百年廊亭里,身着民族服饰的群众围坐一圈,一场关于《湖南省征兵工作条例》修订草案的讨论会正在热烈进行。县人大代表胡敦美主持着这场融合侗族传统议事形式的立法征询活动,这已是她今年参与的第11次基层立法实践。
靖州苗侗人口占比超70%,当地立法工作紧扣民族特色,探索出“民族议事+法治实践”模式,将百年廊亭议事传统与基层立法创新相结合。2024年,靖州通过该模式获评省级示范,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树起新标杆。
许多像胡敦美一样的村民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屋场会”“院坝会”以及线上平台积极发声。2024年,全县累计征集立法建议467条,其中13条被省、市人大采纳。靖州围绕“参与的群众最广泛、听到的民声最原味、民意的表达最便捷”目标,探索建立“345”工作法,搭建三个平台、用好四支队伍、架构五大机制,让民意顺畅注入国家法治建设。在景区、园区、村寨设立的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将法律征询与民族文化活动巧妙融合。如“四八”姑娘节融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湘黔桂接边地区歌会变身“法治大舞台”,真正做到立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寨牙乡人大主席杨清橒表示,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民意窗口,也是矛盾化解枢纽。县人大将民法典等7部法规编成双语视频、侗族歌谣,依托鼓楼、风雨桥等民族建筑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全年开展双语普法、歌会宣法200余场。通过“廊亭议法”“侗歌唱法”等特色形式,推动尊法学法在苗乡侗寨蔚然成风。
靖州全县11个乡镇已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全覆盖。2024年召开立法座谈会38次,发送意见征集短信2.5万条,并通过“法润靖州”App线上广泛征求意见,推动立法建议从 “立法中”向“立法前、立法后”延伸。县人大监察和司法(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胡然介绍,利用当地鼓楼、风雨桥、古驿道打造议法、学法、宣法阵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少数民族群众更乐于、善于为立法建言献策。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过“民族特色 + 法治创新”,把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的主抓手,走出一条“立法为民、法润民心”的善治之路,让法治阳光照亮苗乡侗寨。(孙文月 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