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06:43:00
#河南##禹州##禹州头条#
锁蛟井畔说禹王
禹州城里有口古井,青石井台磨得发亮,井口垂着条三丈二的铁链子。光绪二十五年州官重修时,铁匠照古法锻了这条链。宋人书里写过:“阳翟县锁蛟井”——说的便是此地。老辈人讲,大禹治颍水时,在此降了条兴风作浪的蛟龙,锁链沉在幽深的井水里。前清有州官好奇,试着拽那铁链,井底忽传来闷雷般的涌动声,骇得人松了手。
玲珑山禹迹
城西三十里玲珑山(今属鸠山),有个石洞叫“禹母洞”。石壁沁着水珠,隐约可见“钧天”二字。山下瓦店村的地里,农人常掘出黑陶碎片。考古队在此挖出过四千年前的玉圭、铜爵。县志说夏禹封于此,那些蒙着绿锈的酒器,倒似应了《左传》里“夏启飨诸侯于钧台”的旧事。
神垕窑神庙
神垕镇东头有座伯灵翁庙,西戏楼梁上墨书“弘治八年建”。庙里碑石斑驳,刻着“伯灵者,工圣也,始作钧陶”。后殿供着三尊神:左舜帝掌土,右女神司火,中间便是窑神伯灵。镇上老师傅说,明代有窑工女儿,见父亲烧不出御瓷要问斩,纵身跳进窑炉。开窑时竟得绝世紫红斑,从此钧瓷无双。如今庙里那尊女神像衣袂赤红,如窑火未熄。
大鸿寨石阵
浅井镇北的大鸿寨山顶,岩壁上凿着些古怪符号。箭头、方阵,深半寸许,风雨难蚀。社科院的人来看过,说是汉代兵士操演刻的图谱。《史记》写黄帝大将鬼容区在此练兵,百姓便唤此山“大鸿寨”。山腰有座小庙供黄帝,香火袅袅里,石壁刀痕如列阵待发。
西街石狮警世
禹州博物馆存着九尊石狮。两大七小,主狮脚底刻“嘉庆十二年制”。道光州志记了段公案:城西马五讹诈剃头匠,得钱后愈加贪婪,终遭天谴化狮。石匠依此雕了九狮置于菩萨庙前。如今庙已不存,石狮犹在,母狮足边七只幼狮嬉闹,观者却知这是警世之物。
古钧台残影
北关有座砖砌门洞,青石匾额上“古钧台”三字筋骨峥嵘,乃光绪年知州宫国勋手书。登台四望,车马喧嚣处,正是《竹书纪年》载“夏启享诸侯”的故地。台下瓦店遗址的祭祀坑里,曾埋着牛骨玉器,黄土深处,似仍有宴饮钟鼓声传来。
这些故事长在禹州的砖石草木间:锁蛟井的铁链冷硬如史笔,神垕窑神庙的香灰掺着瓷土,大鸿寨岩刻的箭痕指向华夏兵戈初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