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黄友政回母校,小校友:有颜有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5:12:00    

“你还记得我吗?”老师们见到黄友政,忍不住上前拥抱。

3月19日,全国锦标赛、世青赛男单冠军,海曙中心小学校友黄友政,专程返回母校海曙中心小学,看望昔日老师。

从2011年入学时握起人生第一支球拍,到如今身披国家队战袍,这位19岁的乒乓健儿始终记得母校的培育之恩。在宁波举行第十五届全运赛乒乓球资格赛期间,他特地要求“回来看看”。

“小不点”的逆袭

从体育成绩良好到世界冠军

2011年,黄友政入读海曙中心小学。他的乒乓之路始于增强体质的朴素愿望。

“第一天上课他就对乒乓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校的体育老师、黄友政的教练姚娜至今记得黄友政初入校园的模样:一年级时还是白白净净的“小不点”。由于性格内敛,体育课成绩仅得“良好”,却总在课后独自挥拍练习。

姚娜和黄友政。记者 林桦 摄

乒乓球一直是学校的传统项目,作为新苗,黄友政展现出惊人毅力——当同龄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反复练习挥拍;当其他队员结束训练休息时,他默默复盘每个动作。

这份执着终于在其小学高年级段时迎来爆发。

海曙中心小学见证了这个少年

从校队走向八一队、国家二队,最终入选国家青年队的成长轨迹。2024年全国锦标赛上,他代表北京八喜队以4:0夺冠的精彩表现,正是对多年坚持的最好回报。

黄友政。通讯员供图

班主任张英则翻出当年的成绩单:“语文、数学、英语等成绩都是优秀,课堂专注力极强,上午学习下午练球,作业见缝插针完成。”更令她感慨的是黄友政母亲曾透露的细节:“别的小朋友打球靠体力,他却很喜欢思考,晚上睡觉前还在思索打球的技巧。”

黄友政当年的成绩单。记者 林桦 摄

彰显“榜样的力量”

黄友政寄语“追梦人”

重返熟悉的校园,黄友政与曾经的乒乓教练、班主任们促膝长谈。在二楼乒乓球馆,黄友政为小队员们签名时感慨:“当年我也在这里挥拍流汗,战胜畏难情绪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在随后与校队学子的友谊赛中,面对这些“乒乓小将”,他特意放慢节奏指导动作细节,场馆里此起彼伏的喝彩声仿佛穿越时光的回响。

当被问及实现体育梦想的秘诀,他的回答简单却有力:“要坚持,要努力。”

黄友政与学校学生打球。通讯员供图

在体育馆里,荣誉墙上挂着黄友政的战绩。海曙中心小学副书记曹佳表示,这位从校园走出的世界冠军,将以“成长导师”身份持续激励后来者。

漫步在“致知力行”的校训墙前,黄友政驻足良久。这座孕育过路甬祥、童志鹏、李庆逵、任美锷、王建宇五位院士,培养了张香山、卢绪章等杰出校友的百年学府,始终以文化底蕴滋养学子。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汉斌表示:“我们既为黄友政的运动成就骄傲,更欣慰他始终保持着海小学子踏实奋进的品格。”

学校欢迎黄友政回校。通讯员供图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建校百余年来,从海曙中心小学走出的学子中,既有科技前沿的院士专家,也有外交领域的栋梁之材,更有像黄友政这样在体坛为国争光的健儿。正如校乒乓球队小队员所说:“我们要像黄友政哥哥那样,在赛场拼搏,为国争光。”

临别时,黄友政在学校的乒乓球拍、海报和队服上签上了名字。学校也复制了当年黄友政优异成绩单作为礼物赠送给他留念。

黄友政拿着成绩单。通讯员供图

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位不忘初心的小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中国乒乓的荣耀篇章。

记者 林桦 编辑 刘挺

相关文章
“贵”“港”姊妹手牵手 共绘教育“同心圆”
2025-04-04 09:07:00
杨园街道柴东社区:校社联动志愿行 共筑文明新家园
2025-04-03 19:05:00
46岁知名男星陈键锋,改行学厨艺!还考出第一名、拿到奖学金
2025-04-03 19:00:00
山东出台首部系统性孤独症教育地方指导文件
2025-04-03 15:40:00
昌江多部门联合开展文明祭祀宣传劝导活动
2025-04-03 1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