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川观评论|书海沸汤,煮透人生况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31:00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明华

梁实秋先生谈读书,总带着北平涮羊肉的从容,仿佛能在袅袅书香里品出人生况味。这让人想起成都街头热气腾腾的火锅小店,红汤翻滚如热烈的火焰,清汤澄澈似温柔的月光。读书这事儿可不就是精神世界的“鸳鸯锅”?每个人都能在文字的海洋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口独特滋味,赴一场精神盛宴。

古人笔下的读书图景,宛如双面绣般精妙。一面是李九龄“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的悠然,流水潺潺相伴,书香沁润心田,尽显山居岁月的闲适恬淡;另一面是杜甫于茅屋漏雨时“读书破万卷”,风雨飘摇中,书籍成了温暖心灵的炭火,承载着文人的炽热与执着。读书的苦与乐,经历史长河的文火慢炖,早已凝结成一道永恒的精神命题,引人深思。

川南小镇的读书岁月,至今鲜活如昨。儿时的我,将唐诗嚼出冰糖葫芦般的清甜。清晨蹲守土灶旁,风箱的嗡鸣、柴火的噼啪,皆是“床前明月光”的伴奏。午间偷翻《三国演义》《水浒》,诸葛亮借东风时,恍若在调制一碗藏着谋略的火锅蘸料。成年后啃《政治经济学》《文学原理》《古代汉语》等书,方知知识如麻辣烫,理论似火灼舌尖,咂摸到成长的酣畅。

如今读书,换了新模样。地铁里刷短视频,也是碎片化阅读,颇似吃快餐,当然可能囫囵吞枣;深夜听书如饮速溶咖啡,显得寡淡少韵。有人从《论语》中寻处世之道,于《孙子兵法》悟谋略,拿成功学当速食面刺激心志,失了读书本味。那日在书店,见白领抢购《半小时经济学》《三分钟看懂K线图》,我忍不住笑了,追求速成,就少了深入思考的韵味。

反观钱钟书家的“书城”,宛如一口老北京铜锅,经史子集是鲜嫩的羊肉白菜,西学典籍是鲜美的肥牛海鲜,满满当当,包罗万象。杨绛女士翻译《堂吉诃德》,就像在慢炖一锅西班牙海鲜饭,精心雕琢每一个字句。金庸先生写武侠小说,像是支起了九宫格火锅,让江湖儿女在爱恨情仇里演绎出无数精彩的故事。这般读书,才是掌握了“文武火候”,在字里行间寻得乐趣与真谛。

总有人抱怨读书苦,或许是错把书房当成了严肃的考场;或者将书房降格为厨房,以为饭香就是书香,其实,两种香岂可相同品味?你瞧,成都茶馆里读报的老者,悠闲地抿着茶,沉浸在文字中;也有摆摊的小哥,手捧一本线装书细看,在忙碌的生活间隙,用书籍充实自己,乐在其中。苏东坡贬谪时读《庄子》,读出了“江上清风”的豁达;陶渊明种豆时读《山海经》,读见了“采菊东篱”的悠然。这般读书,恰似川人吃火锅,要的就是那份滚烫中的从容,在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

说到底,读书不是苦差事,而是思想的自洽。不妨将典籍名著看作陈年老卤,把科学著作当成秘制红油,以散文诗歌作时令鲜蔬,备好精神九宫格,在文字里涮煮,品出百味人生,才不负这烟火人间,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坪地街道各图书馆开展“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
2025-04-23 21:35:00
川观评论|书海沸汤,煮透人生况味
2025-04-23 18:31:00
西南首个,沃尔玛全球电商成都办公室开业
2025-04-23 16:32:00
宝鸡市举办“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读好书”读书分享会
2025-04-23 15:07:00
诗词诵读挑战赛来了! 快来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2025-04-22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