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实践!铜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三个一”模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1:07:00    

4月15日,记者从第五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地建设——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班会上获悉,2015年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MAB)与国际动物学会(ISZS)共同发起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动物综合监测计划(简称MAB/ISZS)。今年是该计划实施的第十年,十年间该计划取得重要进展。

第五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地建设——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班现场 尹洁 摄

梵净山作为铜仁的生态地标,是集世界自然遗产、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等殊荣于一身,守护着包括黔金丝猴、珙桐在内的7925 种珍稀动植物。自 2018 年申遗成功以来,这里的保护实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4 年 9 月,梵净山成功列入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标志着梵净山保护成效获得国际认可,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示范作用。

近年来,铜仁以梵净山为轴心,构建覆盖全市的生态保护网络,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67.5%,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 97%,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 8 年保持在 98%以上。如今的铜仁,正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之路,呵护生物多样性之美。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实践中,铜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三个一”模式。

第五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地建设——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班现场 尹洁 摄

坚持“一张网”织密智能监测体系。依托梵净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联合中国科学院、国际动物学会和贵州省林科院等机构,建成覆盖全域的“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监测网络,通过红外相机、声纹识别、无人机巡护和遥感技术,实现对黔金丝猴等旗舰物种的精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种群数量为 850 只左右,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在梵净山区域已建设视频监控系统 91 套,按照公里网格法安装布设红外监测相机 500 余台,积累数据超 100 万条,为野生动物种群动态研究提供了坚实支撑。

坚持“一盘棋”统筹多方保护力量。创新“政府主导+科研赋能+社区参与”的共治机制,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人工商品林赎买工作,并通过引导周边群众转型发展“林下经济”,推广中华蜜蜂梵净山亚种养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百姓真正从保护中受益,实现“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的转化,也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参与的共同事业。

第五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地建设——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班大合影

坚持“一座桥”链接全球智慧。铜仁始终以开放姿态参与国际合作:连续举办五届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论坛,与 30 余个国内外生物圈保护区建立技术共享机制; 在国际动物学会的支持下,率先应用“空天地”立体监测系统、AI 物种识别等前沿技术,推动监测手段从“人力巡护”向“智能感知”跨越。这些探索,既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生态保护经验,也为铜仁引入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进理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尹洁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相关文章
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实践!铜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三个一”模式
2025-04-16 11:07:00
为何大多数小企业无法在美国制造商品
2025-04-16 09:02:00
“长期来看,特朗普对华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2025-04-16 08:50:00
阿富汗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150公里
2025-04-16 08:25:00
共赴一场春日的消费盛宴
2025-04-16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