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2:24:0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日讯(记者 潘园园)为深入推进全国科学施肥工作,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在漳州市召开2025年全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成效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福建、吉林、江苏、河南、湖北、贵州、甘肃7省作典型发言。
会议强调,要落实好《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化肥控量增效,着力“控总量、优结构、促增产、提效率”,大力发展肥料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以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推广为抓手,推动科学施肥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新技术集成应用,加强肥料产品创新推广,抓好智能服务创新,促进养分需求与供应数量匹配、时间同步、空间耦合,提高施肥效率和精准度。要加强新模式示范推广,抓好“三新”集成推进县建设,集成区域高效施肥模式,积极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应用AI等智能决策手段生成数字化施肥方案,推进高效施肥技术落地。要推动新机制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财政项目引领作用,完善组织、资金、技术保障措施,引导企业研发绿色产品、开展智能服务,培育壮大社会化服务市场。要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增强农民主动应用新技术、新模式的积极性,让科学施肥成为自觉行动,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施肥增效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记者从会议获悉,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绿色施肥,全面推行化肥投入定额制,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全省农用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负增长,从2016年的123.8万吨减少到2023年的89.2万吨,施肥强度从2016年的24.6公斤/亩降低到2023年的18.3公斤/亩,氮肥用量占比从2016年的38.4%下降到2023年的35.1%,复合肥用量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施肥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水稻化肥利用率达43%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3%以上。
漳州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我省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生产基地。近年来,漳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科学施肥、生态种植等领域积极探索,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的化肥减量技术模式,以全市71家有机肥厂为桥梁,年提供优质有机肥53.5万吨,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5%。建立“田间试验+农户调查”双轨机制,2024年完成27个肥料田间试验,开展农户施肥调查1142户,制定蜜柚、沃柑、香蕉等经济作物施肥指导意见。通过实施化肥定额制改革,在平和县试点开展蜜柚“轻剪轻肥”技术,推动化肥减量增效30%以上。
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科学施肥增效工作负责人和有关专家50多人参加会议。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长泰区妙韩蔬果专业合作社和漳州三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