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美术馆解锁“艺”想不到的假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21:53:00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赵剑尘

  “五一”假期,当许多人选择远行或休闲时,乌鲁木齐的市民与游客却在美术馆里找到了一种“慢下来、静下来、美起来”的独特假期体验。新疆美术馆与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以艺术工坊、电影放映、学术沙龙及主题展览为载体,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文化活动,让艺术成为这个假期的“主角”。

市民正在体验油画创作。记者赵剑尘 通讯员葛春媛摄

  新疆美术馆以“艺术工坊+艺术电影”双重模式,为公众打造了一场文化盛宴。无论是亲子家庭、艺术爱好者,还是追求精神滋养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艺时光。 新疆美术馆推出的艺术工坊体验,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吸引了不少参与者。

  “毡毡自喜工坊”里,柔软的羊毛在指尖翻飞,最终变成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黏土工坊”里,五颜六色的超轻黏土被揉捏成各种形状,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流光珠彩工坊”则吸引了众多爱美人士,一颗颗颜值超高的珠子被串联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饰品。

市民正在体验锦灰堆制作。记者赵剑尘 通讯员葛春媛摄

  最特别的莫过于“锦灰堆工坊”,它将“锦”的精致美好与“灰”的残破巧妙结合。参与者们将破损的画作、古旧字画、废旧拓片、扇面信札等残破的文物片段重新组合,通过巧妙构图,赋予它们新的生命,最终堆砌成一幅充满历史感和艺术气息的作品。而“水拓画工坊”则让参与者在纸质扇子上挥毫泼墨,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

  假日期间,新疆美术馆同步推出“艺影星空——艺术电影大放送”活动,首映《局部》第三季纪录片。这部被誉为“看理想系列中最精良、最值得深思的节目”中,艺术评论家陈丹青以画、美术馆、教堂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探索艺术背后的人文精神与历史脉络。“以前看画展只是走马观花,但通过这部纪录片,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看’一幅画。”艺术爱好者李雯芸说。

  “一直以为油画是艺术家的创作,今天和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完成了一幅作品,特别有成就感。”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吴雨梦说。5月3日,美术馆举办的油画创作活动中,市民在老师指导下临摹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莫奈的《睡莲》系列作品,在画布上描绘属于自己的“睡莲世界”。

  5月5日上午11点半,新疆美术馆还将举办艺术沙龙,邀请艺术家隋立民分享其著作《新疆岩画艺术谱系研究》。隋立民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向观众解读新疆各地岩画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点,让听众领略到千年岩画背后的游牧文明密码。

5月1日,“丝路新绘·艺韵青春”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正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展出。市民正在观展。记者赵剑尘 通讯员葛春媛摄

  与此同时,“丝路新绘·艺韵青春”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正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展出,展览汇集105幅青年艺术家的中国画、油画、水彩·粉画及版画作品。展览以“青春”为名,既有对传统技法的致敬,也有对现代审美的大胆探索。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不仅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对新疆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观察与思考,更传递了他们对艺术的热忱与创新精神。

  “假期来美术馆,既能让孩子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又能和家人一起感受艺术的力量。”带着孩子参加羊毛毡工坊的市民王欣茹说。而专程从安徽来疆旅游的游客钱明理说:“在乌鲁木齐,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体验,让人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疆美术馆公共教育主任杨帆说,此次五一特别策划旨在打破传统假期模式,通过“做中学、看中思、聊中悟”的沉浸式体验,让公众在艺术中放松身心、激发灵感。无论是亲手制作一件艺术品,还是在光影中聆听大师的解读,或是漫步于青年艺术家的画作间,都能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这个五一,乌鲁木齐各大美术馆以艺术之名,为市民打开了一扇“生活美学”之窗。在这里,艺术不再是只可观看的艺术品,而是可触摸、可体验、可对话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言:“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但心灵却走得更远。”

相关文章
广州高速公路明日或迎来返程高峰
2025-05-04 10:20:00
“五一”假期余额还剩两天,这些景区已限流别跑空!
2025-05-04 08:47:00
“五一”假期第三天 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
2025-05-04 06:20:00
在美术馆解锁“艺”想不到的假期
2025-05-03 21:53:00
“五一”假期·出游 出游场景更丰富 激发假日经济新活力
2025-05-03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