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22:36: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张璐 唐亚新 廖慧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月10日,由中华文化学院主办、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5”在长沙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以及文化、文创单位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探讨交流,为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智慧。
(论坛现场。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如何把握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切入点?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认为,准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特质是关键。在他看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文化自信、开放气度、守正创新、为民初心等精神特质。“比如,守正创新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精神特质,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要高扬的文化精神,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循法则。”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肖伟光说。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认识一以贯之、持续深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室副主任杨洪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要求,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使命的新时代表达,实现了理论上的突破。
“文化+科技”锻造新质生产力
湖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湖南革命文化浸润三湘,湖南现代文化创新涌现。近年来,湖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积极探索具有‘芒果’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台长蔡怀军介绍,过去一年,湖南广电大力布局新业态矩阵,涵盖数字文博、内容电商、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着力打造数智新技术基座,为业态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全力锻造“创意+科技”的双前锋队伍,为新业态探索筑牢了坚实的人才基座。
湘绣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与苏绣、粤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如何通过科技赋能,让湘绣这张湖湘文化“名片”更好接续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新蕾刺绣部绣工在制作湘绣作品。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我们以AI大模型为基础研发湘绣AI数字生成技术,提高湘绣蓝稿的设计效率,助力湘绣文创产品研发。”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新湘与大家分享了科技赋能激活文化新业态的故事。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打造“绣文宝”湘绣生产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营销综合服务平台,保障湘绣产品工艺标准执行的标准化和稳定性,加强生产与销售的协同效率。
“通过AI视频修复技术,让模糊的历史影像重现4K清晰度,通过‘照片说话’技术,让敦煌飞天壁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在元宇宙展厅与观众对话。”作为出海20余年的国产创意软件龙头,万兴科技通过AIGC、AI修复以及AI数字人三大技术体系,助力本土文化实现从数字化到全球化传播。企业董事长吴太兵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文化基因库+AI创造力”的双轮驱动,让传统文化在短视频、元宇宙等新场景中得以活态传承,使其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
让古老的书院焕发时代光彩
新时代书院的文化使命与创新实践,是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
“让书院更好‘活’出精彩、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书院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宇翔介绍,岳麓书院传承的“传道济民”“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精神传统,既是湖湘文化的鲜明特色,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积极探索将书院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传承地、实施点;融合书院教育传统与当代人才培养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大学“书院制”育人模式提供重要借鉴;推动书院走出国门,依托书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岳麓书院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随着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书院制度也逐渐在国外落地生根,对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华文明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进而推进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向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孔祥林介绍了海外书院的相关情况,并建议,同国际社会的学者们一起积极探索如何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同时保持书院的独特性和丰富的传统。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张载祠,是中国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的讲学台,后改为横渠书院。张载祠文物管理所所长、张载祠(横渠书院)负责人张桂海说,横渠书院以关学思想为核心,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通过研学活动、社区讲座、数字化传播(如短视频)推广张载思想。
“嵩阳书院将‘书院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中,对推动书院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嵩阳书院山长宫嵩涛认为,不仅要严格保护书院本体与环境完整性,还要延续书院的讲学传统,通过举办“嵩山论坛”等研学活动,激活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