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4:00:00
最近很多人正遭受着
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身上痒的
过敏困扰。
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
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
殊不知过敏能让人
在短短几小时内就窒息!
男子因过敏短短几小时
成喉头水肿,险些窒息
多年来,王先生一直患有春秋换季过敏的病症。今年发病时,他起初只是起荨麻疹,但短短几小时内,病情急剧恶化,出现喉头水肿症状,他顿感呼吸困难前往诊所。诊所医生迅速为他注射激素针,暂时缓解其呼吸困难的症状。随后,王先生赶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情况才稳定下来。
过敏真不是矫情,如果不重视,甚至会致命,这些症状要警惕:
■鼻子罢工
连环打喷嚏、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鼻塞到只能用嘴呼吸。
■眼睛遭殃
红肿发痒、眼泪汪汪。
■皮肤造反
起荨麻疹,嘴唇肿成香肠嘴,眼皮肿到睁不开。
■喉头水肿
这是过敏中最危险的情况。喉头水肿会引起喉部黏膜肿胀,患者往往呼吸困难,严重时极易窒息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此时应马上打120。
我国有3亿过敏患者
过敏难根治,40%患者一生有症状
据世界过敏组织报告,全球约30%-45%人群受过敏困扰,我国已有3亿过敏患者。世卫组织早已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有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可能有约40亿人患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人体在接触到某些特定的过敏原后,机体产生一系列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各种临床症状。
过敏与现代社会卫生条件越来越好、工业化程度、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等都有关系,压力、情绪、作息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在北方,花粉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南方多以室内尘螨、霉菌、动物皮毛等为主要过敏原。
其中,春季花粉是过敏“元凶”,往往不是颜色鲜艳的观赏花,而是依靠风力作为媒介进行传粉或传播种子的树木类、杂草类植物。
△图中:A.桦树粉 B.柏树粉 C.白蜡树粉
(北京协和医院供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过敏与免疫科主任骆肖群介绍,多种过敏性共病常同时存在。我国46.5%过敏患者同时存在2种及以上过敏性疾病,11.1%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过敏性疾病。
骆肖群表示过敏“根治”很难,有约40%的患者可能一辈子都有过敏症状。预防过敏最重要的就是“躲开”过敏原。
过敏原一般以3种途径入侵人体,吸入、食入和接触。通过抽血化验可检测部分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皮肤斑贴试验则有助于发现接触性过敏原。
△一位过敏患者正在做检测
缓解过敏试试这样做
■回家四部曲:换衣服→洗手→洗鼻子→擦脸。
■选对出门时间:早晨5-10点花粉浓度最高,傍晚风大也尽量少出门。
■减压大法:过敏老不好易焦虑,可以试试睡前冥想。
此外,特殊人群特别注意,儿童过敏,牛奶鸡蛋别硬喂,要找医生做食物测试,慢慢尝试;孕妇过敏,鼻喷激素相对安全,口服药请一定遵医嘱。
张文宏谈过敏:
纠正免疫系统的“过度防卫”
过去对付过敏的药物很简单,医生们常用的“三板斧”是抗组胺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可能误伤友军——抗组胺药让人嗜睡,激素则可能影响全身代谢和免疫力低下,免疫抑制则使用过度则更可能让整个防御系统瘫痪。
无论是对过敏性疾病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疗都在寻找更多方案。比如近年出现的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就像给免疫系统装上了定位系统。不过新型治疗不是万能钥匙。人类的免疫系统非常精妙,过敏治疗也需要医生根据免疫指标动态调整方案。
虽然抗过敏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最后说句大实话:过敏治疗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不能期待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案让每个患者获得痊愈。抗过敏治疗尤其需要患者配合,需要带着过敏原检测报告和用药记录,到正规医院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要做全面的调整。总之,医学进步已经让变态反应这个领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生手里早已不是只有抗组胺药物和激素这些老旧武器了!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国家应急广播、新民晚报、福建卫生报、北京青年报、央视新闻、张文宏、新华社等
本期编辑:茅轶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