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30 14:25:00
漫步在江汉区的街巷中,历史的回响始终清晰可闻。中共五大会址(原汉口黄陂会馆)巍然矗立,铭记着中国共产党早期艰苦探索的峥嵘岁月;新华日报社旧址庄重静谧,印刻着革命年代宣传战线的奋斗足迹;长江书店依然保留时代风貌,见证进步思想传播的重要历程;江汉关大楼巍然屹立,是汉口开埠的历史见证。这些红色地标不仅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江汉区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国共产党江汉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坚持以赓续汉口历史文脉为重点,加快提升江汉文化标识度”提供了丰富资源。
当前,红色资源在文化事业领域正焕发着蓬勃生机。中共五大会址(原汉口黄陂会馆)历史陈列依据珍贵历史照片、权威党史文献,逐步“还原历史的完整性”;新华日报社旧址经过修缮保护,仍留存着历史的印记;长江书店在保护性改造中兼顾历史风貌与现代文化功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江汉关大楼成功转型为博物馆,向世人讲述着武汉迈向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这些保护成果为提升展陈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可通过引入全息投影、VR等数字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设置模拟排字车间等互动环节,让观众切身感受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深化公众参与感和文化获得感。
展陈方式的创新同时也推动了红色场馆教育功能的深化拓展。如今,它们已成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持续接待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市民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可规划“红色文化漫步路线”,有机串联分散场馆,配套智能语音导览系统;同时积极开发特色教育活动,如在长江书店推出“红色出版物专题展”,在新华日报社旧址创设“战地记者”实景体验项目,以更鲜活的形式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江书店正转型为多元文化空间,江汉关博物馆已开发了以大楼为原型的“江小汉”文创产品、江汉关文创雪糕等。在此良好基础上,可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创意街区,研发更多兼具历史底蕴和时尚风格的文创产品。例如以《新华日报》报头为元素的文具系列、以革命刊物装帧为灵感的文创作品;推出“红色记忆”情境体验项目,开发沉浸式文化消费活动,既守住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又增强其传播力与感染力,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放眼未来,红色文化正日益成为推动江汉区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更富创新性的理念和更加扎实的举措,必将打造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区域样板,让江汉文化标识度进一步凸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付先宇(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