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9:24:00    

新华社台北4月13日电 题: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新华社记者刘斐、杨晓静

130年前,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同胞随后展开长达半世纪的抗日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台湾复归祖国版图。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令台湾民众饱受屈辱的日本殖民统治却被“台独”分裂势力歪曲美化成“开启台湾近代化”,台湾可歌可泣的抗日历史真相和先烈先贤爱国爱乡的情怀精神被刻意抹灭。

12日,一场名为“马关割台与雾峰林家的抉择”的座谈会在位于台湾桃园的人间出版社举行,雾峰林家第九代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林光辉,从家族真实经历讲起,追述台湾同胞坚守中华民族认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抉择与行动。

这场由台湾社会共好论坛策划,人间出版社与辜金良文化基金会主办,台湾民众文化工作室承办的座谈会,还邀请了屏东萧家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前会长萧开平,台湾知名作家、人间出版社发行人蓝博洲与谈,共同还原历史本貌。

1884年,法军进犯台湾基隆,雾峰林家第六代传人林朝栋奉台湾巡抚刘铭传之命,率乡勇北上抗敌,后被扩充为“栋军”,成为清军正规部队。“清廷割台后,下旨要求台湾所有文武官员返回大陆,林朝栋不走便是抗旨。”林光辉说,曾祖父面临或战或走的艰难选择,为了把民族精神传下去、留住抗日的民族血脉,对“栋军”下令“归田不解甲,枪炮带回家”,播下了台湾土地上持续不断的抗日火种。

1913年,不受“倭奴之辱”的林家第七代后人林祖密放弃庞大家产,向日本殖民当局提出退籍,成为1911年后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第一人。

日本占据台湾期间,雾峰林家留在岛内的子嗣深怀国仇家恨,投入接连不断的反日斗争,包括一生不说日语、不着和服的林献堂,创办“栎社”、以诗文存留民族文化薪火的林朝崧、林幼春等。

“雾峰林家从未向日本殖民者屈服,始终心向祖国。”林光辉说。

萧开平认为,包括雾峰林家在内,台湾各地爱国志士当年带领民众发扬民族精神、掀起抗日斗争,充分证明台湾同胞心向祖国的情怀始终不渝,在二战期间还有许多台湾民众奔赴大陆抗击日本侵略者。

蓝博洲表示,台湾社会长期受制于去脉络化的历史叙事,“台独”意识形态出于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湮灭台湾抗日、反殖历史。“我们必须认识真正的台湾历史,才能正确理解当前社会的困境所来。”

“台湾被殖民的屈辱历史与台湾同胞前仆后继的抗争,告诉我们两岸命运与共的历史事实,更提醒我们必须维护两岸和平发展,进而共创两岸同胞共好共荣的未来。”蓝博洲说。

座谈会吸引了数十位来自台湾各地的人士参与。从台北赶来的廖姓大学生说:“过去总觉得课堂上讲的台湾史怪怪的,有对不上的地方。今天聆听座谈,对历史脉络明晰了不少,认识到原来课本隐去了这么多事实。就像解开了一个个的结,看到了埋藏在里面的线。”

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台湾青年洪先生向来对历史感兴趣,“通过听几位老师座谈,补充了一些过去未曾涉猎的内容,丰富了历史的细节”。

近期由人间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愤怒的台湾》正式发售,该书由台湾抗日前辈苏新于1947年至1949年写成,系统叙述了从荷兰殖民统治前到1949年间的台湾历史。

蓝博洲说,这本书讲清楚了为什么弄懂“马关割台”历史如此重要,“因为当时的台湾民众被迫不能再当中国人了,于是祖国意识觉醒,认识到要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必须使祖国强大。读过这本书,就会清楚知道,台湾永远不可能‘独立’”。

相关文章
日本可能发生巨大地震致29.8万人死亡,驻日使馆发文
2025-04-14 09:58:00
追思过去,反思当下——台湾抗日志士后人与文史专家还原“马关割台”历史
2025-04-13 19:24:00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
2025-04-13 12:54:00
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 中国馆将首次对比展示月球正面、背面土壤
2025-04-13 11:28:00
海峡龙门阵丨台湾同胞聊哪吒文化:有感动、有自豪、有期待
2025-04-11 16: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