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3:54:00
2025年5月7日清晨,“熟睡”中的济南曲家庄村被面包香气“唤醒”。村口一栋改造后的农家小院里,元野面包店门口已排起长队,年轻人举着手机拍摄这座别致的小院和冒着热气的窑炉。这家藏在乡野深处的面包店,因网友在短视频里调侃的一句:“别人都找不到的地方,让馋种找到了”,意外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干了17年销售,我跨的行业是特别大的。”大元回忆道。店主大元曾是汽车轮胎销售员,2024年初,她将老家荒废的农家院改造成田园风面包工坊,为学手艺辗转杭州、青岛等地拜师。与传统面包店不同,元野主打窑烤工艺,用柴火慢焙的面包外脆内软,麦香浓郁。根据烤制工艺和大小的不同,店里的面包单价在16元—38元之间。 当新黄河记者问起面包店是如何在网络上爆火时,大元表示转折点发生在今年4月某探店博主发布的短视频中,镜头穿过曲家庄曲折的田埂小道,最终定格在村东北角的院墙内。网友戏称其位置堪比“游击战据点”,视频一经发出,瞬间激发了网友们打卡热情。如今日均接待200-300人,最高单日客流突破400人次,每每面包刚出炉就销售一空。为缓解顾客排队等待时的烦恼,提高顾客黏性,大元增设了咖啡茶饮区,顾客可坐在麦田边的露天座位享受“面包+风景”的双重治愈 。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80后的大元显得很冷静,“我们的流量来得太快了,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既与窑炉产能有限有关,也和严格的品质把控有关。小窑是面包店的灵魂,“很多事情我做得还不够好,还需要沉淀,暂时也没有扩张的计划。”大元说。
400个面包、400多位顾客——这串被流量赋予的数字,此刻化作她手中沾着面粉的计时器,在窑炉的噼啪声中回归最朴素的计量。如今这面粉、窑烤工艺,让这座小村庄飘起“麦田经济学”的烟火气 。村口飘散的面包香气,亦如短视频里那条人满为患的小巷子——热闹来了又走,但揉面团的力道、柴火的温度、小麦与土地的契约,始终未变。
记者:王春鹏 摄影:王春鹏 摄像:王春鹏 剪辑:王春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