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通三迤】新时代基层宣传工作者要彰显“三度”使命与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7:31:00    

作者:李廷昌 李亚权

基层宣传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也是乡土文明的守望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他们扎根乡土,以笔为犁、以声为媒、以情为桥,在广袤的基层沃土上播撒文明的种子,面对新时代宣传工作要求,基层宣传工作者更要以脚步丈量民情,凝聚奋进的力量,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动人篇章。

锤炼脚沾泥土的务实作风,让宣传有温度。“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基层宣传工作者肩负着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发展蓝图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乡土语言”的使命。他们不是“坐在办公室写材料”,一是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沾着露珠的镜头捕捉农耕场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乡愁故事。二是要在方言土语中解读惠民政策,在板凳、火塘间收集群众诉求,让宣传内容既能上接“天线”体现政策高度,又能下接“地气”传递民生温度,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情”。

扛起守正创新的责任担当,让宣传有锐度。面对基层宣传中的舆情风险、文化冲突等复杂情况,宣传工作者既要做立场坚定的“守门人”,更要做与时俱进的“弄潮儿”。一是要结合新时代要求,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将理论宣讲融入非遗展演、民俗活动,让“大道理”变成“小故事”,确保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促进发展。二是要敢于向不良风气亮剑,对网络谣言及时辟谣,在思想交锋中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基层发展最亮丽底色。三是要善用群众身边“小事”诠释“大道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身边事,让主流价值浸润乡土,深入人心。同时,整合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资源,开展好理论宣讲、阅读推广等的活跃阵地。

构建立体传播的工作格局,让宣传有力度。要通过整合传统与新兴媒介资源,打破传统传播边界,实现传播渠道、内容形态、受众群体多维覆盖,让党的声音传得开、易使用、更深入。一是要以构建“大宣传”格局为引领,打破“单兵作战”模式,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宣传格局,搭建基层收集素材、部门统力协作、党政提升促进发展。二是要丰富内容,突破单一传播模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图文+视频+音频+互动”的复合形态,向读者推送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收获。三是要聚集多方力量,构建协同传播的“共同体”,注重培养“土专家”“田秀才”成为宣传骨干,用乡音乡情增强传播的感染力。

扎根沃土,方知春华秋实;肩扛责任,更显赤子情怀。新时代基层宣传工作者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争创一流”的进取心,在基层沃土上深耕不辍,用镜头传递党的声音,用文字纪录群众诉求,用图片诠释群众生产生活的新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相关文章
人社部门辟谣!
2025-04-13 14:20:00
《高校学生工作研究》总第15辑:国家安全教育
2025-04-12 14:14:00
为文化强国建设凝聚力量贡献智慧 ​ ——“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5”侧记
2025-04-11 22:36:00
【理通三迤】新时代基层宣传工作者要彰显“三度”使命与担当
2025-04-11 17:31:00
昌吉州呼图壁县举办抗震救灾实战综合演练
2025-04-10 0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