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0:00
郭好礼。河北日报资料片
在魏县烈士陵园,有一座汉白玉雕像,雕像的基座上刻有邓小平、刘伯承唁电内容:“好礼同志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奋斗,艰苦卓绝英勇牺牲之精神,足为三军楷模。”这就是抗日战将郭好礼。
郭好礼,1904年8月13日出生于临漳县郭小屯村。七七事变后,面对国破家亡的残破局面,郭好礼毅然高举义旗,组建抗日民军,任河北民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员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活动于晋冀豫边界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40年1月,率部正式编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四团,任副团长。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和冀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役战斗。1941年9月,任冀南第一军分区参谋长。1942年,经冀南区党委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冀豫地区恶劣的斗争环境迫使各县政府和主力部队先后转移到广(平)大(名)公路以北地区,仅留下郭好礼领导的临安支队坚持战斗在路南地区。部队生活艰苦,缺衣少食,有时连食盐都没有,寒冬腊月还穿不上棉衣。尽管如此,临安支队士气旺盛,屡打胜仗。
1942年秋,冀南军区决定组建路南支队,并由郭好礼兼任司令员。1943年1月,郭好礼带领路南支队接连拔除敌人多处重要据点,又一举攻克了魏县县城,消灭了一批日伪军。
敌人恼羞成怒,调集九路日伪军,向魏县以东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大规模的“铁壁合围”。1943年2月27日晨,路南支队被敌人围困在魏县漳河村。激战中,郭好礼带着警卫人员冲出了村庄,但发现部队主力还没有出来,便立即停下来接应,并派警卫人员返回村庄传达命令。他在村外进行掩护牵制时,被敌人围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39岁。
(河北日报记者陈华整理)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