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12:06:00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9月4日至5日,2025“健康为民,体验提升”华北区域赛在天津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212个优质医疗案例的高规格赛事中,长治市人民医院表现优异,前期推选的11个案例中有10个成功入围并全部获奖。其中2个案例晋级全国终审会,2个案例斩获“杰出案例”奖,剩余6个案例均获“优秀案例”奖,创下长治市人民医院自参与区域赛以来入围案例数量最多的纪录。
长治市人民医院特聘专家周潞荣教授带队,质量控制部主任马晓燕及肾脏内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产科、胃肠外科、新生儿科、全科医疗科、急诊医学科、互联网医院办公室10个案例成员共18人参赛。为确保案例质量,赛前、赛中、赛后各环节高效推进。赛前多次召开案例研讨会,逐一完善案例,反复演练;赛场上,团队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赛后,分析复盘,总结经验,梳理可改进之处,为后续案例优化提供参考。
肾脏内科案例《“管”好导管,畅通无“堵”——血液透析导管防“栓”实践》,在“提供全面高效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主题中表现卓越,成功晋级“全国终审会”。面对高发的透析导管血栓难题,推出“PRECIS”精准防栓方案,通过风险分层、循证封管和系统监测,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安全,守护透析患者“生命线”。
护理部、重症医学科案例《生命续航的“进阶之路”——MDT驱动下的ICU后综合征全周期管理》,在“探索多学科协同的多病共治共管服务”主题中成绩优异,成功晋级“全国终审会”。为帮助ICU患者从“生存”迈向“优质生活”,案例以患者为中心,构建MDT驱动下的全周期管理模式,多部门协同,为患者提供覆盖ICU住院期间、转出时、转出后的全程管理,从而降低ICU后综合征发生率,让患者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肿瘤内科案例《全周期、全链条、全人群——“5+3+1”穿透模式下高质量安宁疗护实践》,打破“医院围墙”,在医联体框架内构建起“5全3级1家”贯穿式安宁疗护模式,三级医院实现“医疗床、安宁床、居家床”三床联动、医护协同、数据互通,打通生命最后的“一公里”,完善全周期、全链条、全人群的健康服务闭环。
产科案例《从“难共鸣”到“深领悟”,数字赋能孕产妇健康教育闭环管理新模式》,在传统健康教育中探索创新,探索新形式、新内容,精准改进健康教育闭环管理新模式,用数字赋能实现健康教育智慧联动。
其余6项优秀案例聚焦临床服务痛点与患者需求,分别围绕早产儿经口喂养、拯救自杀幸存青少年,共管病房运行、围术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质量评价、老年慢性病患者“全流程+舒缓”管理、云诊室移动工作站等方面展现出该院在医疗质量改善中的创新实践。
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长治市人民医院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和《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政策要求,各科室深度挖掘医疗质量改善点,将临床实践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反复优化案例内容,最终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参赛案例,为该院在此次赛事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治市人民医院将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完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与标准;加强质量管理培训,推广PDCA、品管圈、RCA、鱼骨图等工具应用;培养院级质控员,搭建案例分享平台,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将质控延伸至诊疗各个环节,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医疗质量提升贡献更多力量。(张志力)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