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6:50: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李刚 杜香云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脑机接口”、基因编辑、机器学习、衰老时空图谱、全能干细胞研究等热门话题接连出现,生命科学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这其中和质量相关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生物计量,即生物的度量衡,可以解答生物物质属性“有什么”“有多少”的问题。其专业性太强,鲜为人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晶博士用3年多时间潜心所著《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一书,是我国生物计量的第一本专著,为我们打开认识生物计量的大门。
作为国内第一本生物计量专著,本书全面介绍了生物计量的概念和内容、测量技术、计量基标准等,具有科普价值。在健康检测、食物品控、防疫检测、基因诊断、基因工程和克隆、生物催化、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每天都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可比性,决定着它的使用价值,需要科学的生物测量语言、单位,这就是生物计量。1999年10月,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提出要发展生物领域计量学,生物计量成为物理计量、化学计量之外的第三个计量学科领域。
本书浓缩了生物计量在我国发展的历程,具有历史史料价值。我国的生物计量发展起步于2003年,本书作者王晶博士从2003年参与第一次生物测量国际比对开始,一直奋斗在生物计量一线,实际上是我国生物计量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生物计量从零起步,一路跟跑国际生物计量的最新进展,这个过程是非常枯燥、艰辛的,核酸检测、基准建立,每一项工作都是在进行理论探索、领域开拓、检测创新。经过20多年的攻坚克难,我国核酸和蛋白质计量研究建立了核心测量能力和基标准体系,实现了校准和测量能力(CMC)国际互认、量值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单位,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溯源。这标志着我国生物计量已步入世界第一团队阵营。通读本书之后,由衷钦佩我国生物计量团队在多年不懈努力中展现出的坚毅和执着。
生物计量是生命科学和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生物计量非常“年轻”,但非常重要。对人类生命奥秘的深入探究,即是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精细探测、精准测量。21世纪生物计量的发展实际上和物理计量一样,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它是精准解读生物物质量值准确和单位统一的重要基石,成为研究生物物质特性量值的精准测量科学。测量数值的数量级越微小、精准度越高,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就更加科学。无论是“脑机接口”、细胞干预,还是癌症治疗、基因修复、食物功效,基础工作就是核酸和蛋白质的测量。
本书介绍的生物计量前沿成果,具有广泛的科研成果应用价值。作者以亲身经历,介绍了生物计量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成果。如对核酸与蛋白质的测量比对、生物测量有效性、核酸/蛋白质测量的应用,包括核酸与蛋白质的标准物质,溯源性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司法物质鉴定、体外诊断、临床检验、竞技体育、生物产业和生物样本库等领域的应用和作用,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充分展示。再如在农业、食品、医学等领域,生物技术逐步进入精准应用、引发精确测量的时代。被誉为“上帝手术刀”的基因编辑技术被用来精准修剪、切断、替换或添加DNA序列来改造生物。
本书论述了生物计量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基础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价值。生物计量范围广、影响深,涉及生命安全、农业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和生态安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等众多领域,是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农产品和食品等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是推动建设健康中国、农业强国、海洋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等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性工程。生物检测能力、国际互认的资质,主导着国际比对和国际互认的结果,对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促进生物产品贸易公平发挥着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标准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捷足先登,保持着先进的技术和手段。目前,我国在基准确定、标准制定、规则修订等方面也逐步具有了权威话语权。
本书颇具前瞻性,强调了生物计量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价值。相比物理计量和化学计量,生物数据种类更加复杂、动态多样、难以直接测量,检测结果溯源性难、不确定性大。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生物计量的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它,更多的科学领域使用、开拓它。要以基础研究为首,应用研究为营,建立健全生物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路径,持续提升生物物质计量水平。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十五五”市场监管事业发展规划中体现生物计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日益复杂的国际生物疫情疫病传播风险。要增加投入,将生物计量打造成我国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发挥出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作用。
本书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既展示了荣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核酸与蛋白质生物计量关键技术及基标准体系创建和应用”成果,又介绍了生物计量理论及在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行文流畅、语言通俗,值得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