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44:00
视频剪辑:人民网 赵怡君
人民网南平4月23日电 (记者林盈)一根竹子能怎么用?竹笋用来吃,主体加工家具、快消品,下脚料能用作竹刨花板、密度板、竹机制炭、车用活性炭、生物质燃料……在福建南平邵武市,一根毛竹能给1.1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养活”292家竹制品企业。
各种竹制产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邵武拥有竹快消品、竹家居两条完整产业链。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日前,记者随“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队,走进邵武,探究这里如何一年“消化”5500万根毛竹。
“竹立方”首席讲解员周鑫敏介绍,邵武竹制品门类齐全,特色主导产品有竹家居、竹家具、竹餐具、竹工艺品、竹制快消品、竹装饰、竹建筑等。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竹林交易市场,每年有4000万根以半成品或原竹的形式来自江西、福建三明等周边地区。
形形色色用途广泛的竹制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以竹子制成的儿童玩具、足球。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坐拥竹快消品、竹家居两条完整产业链,每年可生产精品竹筷胚和各类竹筷300亿双,占全国的60%;竹高尔夫球钉产量占全国90%;各类竹刀、叉、勺生产占全国90%;每年生产的竹基板材约65万立方……邵武是竹制产品市场的“中流砥柱”。
邵武每年消耗的110万吨毛竹中,有60万吨是竹粉等下脚料,这些下脚料能100%循环再利用。把一根毛竹“吃干榨尽”的本事,让邵武成为毛竹价格全国最高的县域,以竹粉为主的竹下脚料价格为每吨370元—420元,这也让本会浪费的下脚料成为“香饽饽”。
用于运输毛竹的无人机。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近年来,随着当地在“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竹子逐步“打入”材料、食品等加工领域市场,竹缠绕技术逐渐在地下管廊等新市场中崭露头角,竹产业附加值逐年增加。
浙江人钭伟勇十多年前来到邵武做毛竹生意,如今,他名下的产业已跨越毛竹种植、贸易、电商、设备制造等一二三产业。从琢磨种竹子、砍竹子,到研究怎么加工、用什么加工,钭伟勇说,赶上了产业升级的“东风”,处处都是商机,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三产融合。
自动化应用使竹筷产能从9000双/天实现10万双/天。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位于邵武的竹立方生态科创馆也是近年来当地投建的新项目,集展示、体验、营销、活动、研发、生产、供应链、金融服务、政产学研用、项目孵化、创客空间为一体,目标是搭建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全竹产业链生态。科创馆运营总经理黄志勇表示,围绕“买全球·卖全球”的核心发展理念,希望助力邵武打造全球竹产品研发中心、竹产品交易中心。
(责编:陈遴、刘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