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福祸相依全句是怎么说的(《道德经》福祸相依,从何说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9:20:45    


原典:

其政闷闷,其邦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里有句福祸相依的成语,就是出自本章中的“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这句话从何说起的?是从政治主体的表现说起的。政治主体表现没有声色,民众反倒觉得宽容而得到理解与支持;政治主体表现有声有色,民众反倒觉得紧张,跟不上节拍而反对。老子的是“其政闷闷,其邦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意思是,国家的行政管理宽松,国家的民风就会淳朴。国家的行政苛刻,国家的民风就会虚伪奸猾。

闷闷,听不到发号施令之声,指宽松的样子。淳淳,敦厚的样子。察察,严厉的样子。缺缺,对人疏远、淡薄、狡诈、虚伪。

考察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会发现这样两种矛盾的现象:人们感觉不到行政命令的存在时,老百姓反倒淳朴可爱。能明显感觉到行政命令的存在时,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肯定不厚道。可见,民风如何,决定因素在上面。因为任何行政命令都是为了统治者自己着想,没有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要么为了经济利益,要么为了政治利益。他们为什么会为自己着想?因为其不懂无为之妙处。

由此才产生老子的著名言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产生,意思是行政管理不到位之祸,却带来了民风淳朴之福;行政管理到位之福,却带来了民风刁滑之祸。

倚,拟人写法,指依靠。伏,隐藏。

祸福之论来源于何处?与两种不同的政治现象有关。“闷闷”就是宽松,用人之道的价值观去衡量,这是一种行政失败,失败是祸不是福。同理,“淳淳”就是淳朴,是一种成功,成功是福而不是祸。“察察”就是严苛,就是管理到位,就是成功,成功是福而不是祸。“缺缺”,就是刁滑,产生刁滑之民是祸而非福。

由此而回过头来再看第一句话,就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治理不到位本是一场祸,却无意间因祸得福;治理到位本是一桩福,却反而得到了祸患。由此所发现的规律就是福祸相依之论了。

那么,人们是先从祸事开始而走向福瑞好呢,还是从福瑞开始而走向祸事好呢?难道就没有从福瑞走向福瑞之路吗?说明这是事物的变化规律,从一种福瑞而走向另一种福瑞的事是不存在的,好事多磨,任何福瑞都要从磨难开始,这是天道,任何人也无法违背。任何事都存在两面性,注重他有力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不可阻挡地显示出来;注重它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就会显示出来,这也是辩证法。

所以老子说“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意思是说,哪一个人知道福与祸应该如何选择?难道没有正确的选择吗?选择了正确做法反而得到错误的结果;选择了吉祥的方法反而得到不吉祥的结果。这是人类的谜题,这个迷题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极,顶点或终点,指最终的正确的选择。正,正确,指正确抉择。奇,不正确。善,好的,吉祥的。妖,不吉祥的。迷,迷惑不解。固已久,本来已经很久。

人之道求福却得祸,致祸的事却得福。这就令人迷惑了,人们应该求福呢,还是应该求祸呢?可是哪有主动求祸的人呢?做祸事才能得福,就做祸事,可是有意做祸事肯定结果也是祸事。关键是这种结论令人害怕做好事,因为做好事不会有好结果。这是为什么?难道人们不能远离祸端吗?人们得不到福祉吗?难道人们要追求福祉就抛不开祸患吗?真是个令人头疼的迷题。

圣人解决此谜题的方法的确存在,那就如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意思是,因此,有原则而能令人接受,人们难以接受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有光芒而不耀眼

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锋锐,指有原则而能令人接受。廉而不刿,棱角锋锐而不伤人,指人们难以接受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耀眼。

这几句话是针对千古谜题所给出来的答案,但不是直接答案。

先从谜题的本质上看问题,才能知道答案应该是什么。该问题从本质上看是由人之道与天之道的不同价值观所导致的不同结果,人之道与天之道看待同样的问题,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治理宽松问题,人之道认为是祸,而天之道认为是福;人之道以为祸生了福,天道以为福生了福;人之道以为是福生了祸,天之道却以为是祸生了祸。看一下,按照天之道的价值观衡量,宽松是福,而由此产生的民风纯朴也是福;严苛是祸,而由此产生了刁民也是祸。

可是,老子没从这个角度去给我们答案,因为这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就可以轻而易举能得到的答案。老子跳过了这个答案,直接回答了一个由福祸问题所引发的更深层次问题所需的答案。

那么,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呢?这要结合本章开始提到的现象才能发现这个隐藏着的问题:社会治理的方法难道宽松比严格好,就不严格了吗?仔细分析问题的本质好像又不在宽与严上,而在于宽松与严格的动机上,也就是说动机是为了个别人利益,还是为了所有人利益。为了个人的利益,宽也不是福;为了所有人的利益严也不是祸。这就只能运用老子的解决问题的哲学思想,中和哲学。严宽中和,福祸中和;以天之道的严厉手段代替人之道的宽松手段而达到人人满意,而实现中庸和平的目标了,所以,才用“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曜”来作为谜题的答案。

因为省略了中间问题提出环节,上下句之间因为跳跃性太大而显得突兀,好像上下没有关联。其实我觉得是老子的竹简太少了,能省一点文字就意味着能省几根竹简。也许不是省钱的事,而是制造竹简工序太繁杂了,麻烦!

翻译:

国家的行政管理宽松,国家的民风就会淳朴。国家的行政苛刻,国家的民风就会虚伪奸猾。

行政管理不到位之祸,却带来了民风淳朴之福;行政管理到位之福,却带来了民风刁滑之祸。

哪一个人知道福与祸应该如何选择?难道没有正确的选择吗?选择了正确做法反而得到错误的结果;选择了吉祥的方法反而得到不吉祥的结果。这是人类的谜题,这个迷题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有原则而能令人接受,人们难以接受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有光芒而不耀眼。

相关文章
50的鱼缸养什么
2025-01-24 02:49:11
用肉用什么盆好
2025-01-24 02:46:09
民宿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2025-01-24 02:42:06
什么是兔子花
2025-01-24 02:37:08
睡莲什么土
2025-01-24 02: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