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6 09:39:35
清平乐.会昌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真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许多评论或解释毛主席诗词的同志,对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环境,几乎都没有作认真的考察,所以对许多问题都似是而非,甚至误解或曲解。”
就卑人所看到的关于《清平乐.会昌》一词的诠释以及赏读,与诗人原作的内涵及用意相去甚远,其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我觉得毛主席的这首词就文字来说是平实淡雅的,字面的意思是写登山感受及其景物的。虽然诗人自己解释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但是,我们如果认真诵读、体会这首词,就会感觉到其基调是昂扬的,斗志是旺盛的,胜利的信心是坚定的。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在博古、李德的瞎指挥下,完全否定了毛主席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以阵地对阵地,以堡垒对堡垒,寸土不让,寸土必守,“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正好如将介石所愿,消耗革命力量,以鸡蛋碰石头,节节失败,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要突围的形势越来越明显,英明的毛主席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预料到结局;他亲手创建的根据地就要被断送了。毛主席来到会昌城外的文武坝参加中共粤赣省委扩大会议。7月23日凌晨,毛主席和其它几位同志登上会昌城西北方向的岚山岭。
站在高高的山岭之上,毛主席思绪万千,想到了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的雄心壮志及其为此付出的几十年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探索和奋斗历程,想到了1927年9月9日的“秋收起义”,他脱掉长袍,毅然决然地“秀才造反”,公开打出了绣着镰刀斧头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红旗,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开辟创建了井冈山及其规模空前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成功领导根据地军民取得前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他老人家又想到了在“共产国际”支持下的王明、博古等中央领导剥夺了自己亲手缔造的工农红军的指挥权,给了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职务,去做具体的行政工作;毛主席并未消极沉沦,而是埋头做调查研究,读书,写文章,向中央提建议,思考中国革命的路线……。毛主席心潮澎湃,心里酝酿着这首不朽的词作,回到文武坝后,挥笔龙飞凤舞地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上阙明写登山的时间、情景及诗人的内心感受。“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从字面看,意思是黎明前早早起来去登山,黑暗的夜色慢慢消退,东方已经露出鱼肚白色,天快要亮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一句成语。不要以为你们起来的早,还有比你们起来更早的人,毛主席也许就一夜未眠。“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从字面理解,诗人自己喜欢蹬山,踏遍了多少名山大川,却忽然发现只有这里的风景独特秀美。但是,毛主席不是平民百姓,他老人家的词不只是为了写景状物,表达游山玩水的乐趣。读伟人的诗词要读出字面背后的用意。所以这两句词即明朗又隐晦。
多少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败家子”输光的时候,也就是革命遇到最为艰险困厄的时候——即黎明前的黑暗;突出重围,保存部分革命力量是势在必行的。黑暗盛极,曙光即会慢慢呈现,太阳就要出来了。在巨大的失败和血的教训面前,寻求革命领路人,呼唤毛主席重新指挥红军的呼声已经由下及上;毛主席当时也预感到机遇即将来临。所以说:“东方欲晓!”不要认为只有你们起来的早,背熟了马列的著作,又有“共产国际”的支持;但是要办好中国的事情还得我老毛来掌舵!当你们出洋留学,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洋方法”时,毛主席早已找到了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把中国的事情弄懂弄通了,找到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方程式”,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依靠武装力量实行土改”、“以农村包围城市”“把党支部建在连上”、“优待俘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军队有作战、筹款、发动群众三大任务”、“创办红军学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等等。二十多年的奋斗追求,已焠火成钢,真理和方法都在我老毛这里!试看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一定能够救中国。这就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言外之义。
下阙描绘登上岚山岭所看到的形势及风景,指出红军突围撤退的方向。“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颠连也作巅连),诗人描绘出高入云端的崇山峻岭峰峰相连,波浪式起伏,向东蜿蜒伸展到东海的雄姿。把会昌县境内的高山同更远的、碧海相连的无限景致真切地表现出来。这两句紧承上阙“风景这边独好”一句,说明革命的前途是无限美好壮丽的。诗人笔锋一转,借“战士指看南粤”,所见到的是“更加郁郁葱葱”,繁茂苍翠,充满无限生机的氤氲佳气。“郁郁葱葱”:汉王充《论衡.吉验》:“城郭郁郁葱葱,指帝王之佳气”。此数句是将眼前的实景融化于宽广的胸怀与远大的眼光之中。一语双关,“仙人指路”,隐喻红军突围撤退的方向。毛主席派人将这首诗送给朱德、周恩来。“中革委派出潘汉年、何长工为红军全权代表与陈济棠的代表杨幼敏等秘密谈判,双方达成5项协议:一.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二.解除封锁,互相往来;三.互通情报。四.红军可以在粤北设后方医院;五.可以互借道路,各从现在战场后退20公里。这个谈判为中央红军长征通过粤军设置的封锁线,创造了条件”。(注:引自《毛泽东年谱.修订本》1893—1949上卷第436页,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这首词寓情于景,明写登会昌山,暗写登中国革命的大山。把充溢着无比浓烈的激情含蓄地表现出来,极其自然而深刻。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崇高的境界。面对生死攸关及重重险难,伟人内心是亨通的、详和的、坚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