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叫丧失赡养能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00:20:44    

丧失赡养能力是指 有赡养义务的人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无法承担对赡养对象的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的情况。具体来说,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

这些子女可能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因此无法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已婚的成年子女:

如果这些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并且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他们也无法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父母本身:

如果父母因年迈或其他原因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他们可能要求子女提供赡养费。

需要注意的是,丧失赡养能力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具体认定可能因个案而异。在法律实践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生活需求等因素来确定其是否丧失赡养能力。

此外,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婚姻法》、《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对丧失赡养能力的情况有所规定,明确了赡养人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在特定情况下政府和社会应提供的救助和支持。

相关文章
“长期来看,特朗普对华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2025-04-16 08:50:00
美图公司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
2025-04-09 00:04:00
【多彩新论】数字育人不能丢了基本功
2025-04-03 22:47:00
坑梓街道沙田社区开展AI赋能活动,助力居民就业能力提升
2025-04-03 19:03:00
“人工智能+”,央企咋布局?
2025-04-02 14: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