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7 08:38:33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为中华五岳。自古即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和重要的道教发祥地之一,是中华锦绣山河的杰出代表,国家地理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化文明符号,孕育出深浓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具有国山地位。
恒山山脉,祖于阴山,发脉于管涔山,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呈东北走向,叠嶂拔峙,横亘塞上,1982年即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恒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009年,北岳恒山被成功列入“国家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名录”、“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北岳恒山”主要由天峰岭、翠屏山相对的两峰组成。主峰西侧的磨峪口,西崖壁立,一涧中流,其间黄龙峡,山势险要,古代这里是大同盆地经倒马关、紫荆关至河北平原的必经之地。 主峰天峰岭,号称“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被誉为北国万山之宗主。
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主峰南面的山腰上,有北岳庙,为历代帝王臣民祭祀之地。还有“悬根松”“琴棋台”“夕阳返照”“果老岭”“步云路”“虎风口”“潜龙泉”“会仙府”“白云洞”等著名的“恒山十八景”。
翠屏山,位于恒山主峰西侧,海拔1648米。它耸峙浑河川之南,山上青草如茵,山势如刀劈而开天门,秀似翠屏,故名翠屏山。山的东壁半腰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山南麓有“罗汉洞”(已被恒山水库之水淹没),山的北腰间有“三清殿”,古有“石铭陉”,相传金朝状元刘伪、右丞相苏保衡都在这里读书、习武。《水经注》说翠屏山“山上有石铭,刻有冀州北界四字”。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和道教发祥地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就封恒山为北岳;秦时奉名山十二,恒山为“天下第二山”。
恒山庙群,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后经唐、金、元重修,到明清时仅主峰即有大小祠庙60余处。但惜多数已不存,仅存20余处,为明清所建。整个建筑群占地范围东西1400米,南北900米。其中朝殿,又称员灵宫,为恒山主庙,是恒山中最大的庙宇;寝宫为恒山最古老的建筑;会仙府是恒山最大的仙道居住之处,内塑八仙人物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等。还有近二百处摩崖题刻和数十通御祭古碑以及塔林。恒山建筑群建筑规模宏大,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我国道教圣地,号称“第五小洞天”。
北岳恒山自然与人文景观兼胜,林海松涛、古庙奇阁、道佛仙踪、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古十八景。早在明代,就形成了“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宗教建筑群。建在主峰上的北岳大庙,气势恢宏,香火极盛,古碑题刻,比比皆是,是五岳中岳庙建于主峰之上的孤例。
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座落在恒山第二主峰翠屏峰的半崖峭壁之间,她凌空构建,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远望若海市幻景,若隐若现云中;近观又像是精细入微的剪纸画屏,高悬在恒山的北大门。唐代诗仙李白观后醉书“壮观”盛赞其险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2010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2011年被评为“山西十大景美文物景观”。
悬空寺
此外,景区内永安寺元代壁画、圆觉寺金代砖塔、栗毓美陵墓汉白玉石雕、号称“华北第一泉”的汤头温泉、被誉为“塞外小黄山”的千佛岭、神溪湿地公园以及县城内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特征的麻家大院、文庙、古州衙等都具有很高的资源品位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北岳恒山具有独特的军事地理位置和军事文化内涵。她西衔雁门,东跨幽燕,南屏三晋,北瞰朔漠,内长城蜿蜒其上,烽火台星罗棋布,宁武、雁门、平型诸关,依恃为险,自古即为“中原锁钥”、“华夷之限”。历史上有十三位皇帝亲自带兵在这一带打过仗,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如蒙恬、李牧、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杨家将、徐达、常遇春等,都曾在恒山脚下纵横驰骋,留下了众多的征战故事和文化遗存。春秋时期赵简子恒山埋玉的传说和战国名士张仪“恒山之险,必折天下脊,得恒山者得天下”的千古定论,早已被先哲推崇备至。
三元宫始建于明弘治2年,主祀尧、舜、禹三位大帝,俗称天地水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与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是民间传统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三元宫:始建于明弘治2年,主祀尧、舜、禹三位大帝,俗称天地水三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与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是民间传统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
地理位置图
恒山地处北京至太原黄金旅游热线中段,北距“中国旅游优秀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同65公里、世界遗产云冈石窟82公里,距大同倍加造机场60公里、东至首都北京340公里;南到佛教圣地五台山140公里;西去应县木塔49公里、到省会太原260公里。